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主頁|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学院公告>详细内容

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 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 来源:教科办 发布时间:2022-12-21 15:28:59 浏览次数: 【字号:


 

 

 

 

 

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

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2年11月


目录

学校概况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三)在校生规模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1.教学用房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四)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1.探索和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2.深化教学和考试方法改革

3.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

4.支持教学研究

5.提升教学支撑能力

6.调整课堂教学规模

7.开设辅修学士学位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三)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四)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

(五)实践教学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校领导情况

(二)教学管理与服务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四)质量监控

1.突出学院对本科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机制

3.建立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保障机制

4.落实听课制度

5.突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

6.切实落实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

7.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与监督保障机制建设

8.加强移动智能终端使用管理

9.加强课堂教学督查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毕业情况

(二)就业情况

(三)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七、特色发展

(一)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

)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和顶层设计

积极推进“四新”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

)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产学相通”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先进教育理念,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强化学生服务

)师德师风建设显著

1.把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工作首位

2.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必修培训

3.树立师德标兵

4.作为考核重要标准

5.加大教学督导力度

6.全面完善监督机制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二)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三)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附录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学校概况

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是一所以工管学科为主,工、管、文、理、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2001年7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试办,为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南昌航空大学70年严谨办学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服务于祖国航空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博学,自强立功”校训,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学院“勇于担当,止于至善”的价值观,坚持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产学结合中彰显办学质量和特色”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院位于昌九经济带中部、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共青城市科教城,科教城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生态园林高教区。学院总建设投资近7亿元,占地面积74.06m2,学院以智能化校园管理理念,积极打造生态优美、服务设施一流、教学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校园。

学院目前下设机械材料学部、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经济管理学部、澳门新莆京app7748、文理学部等5个教学学部,设有28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2509人。全校教职工7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4人。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的73.97%,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的33%。学校拥有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人。

通过二十年的办学积累,学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雄厚的优势教学资源,教学实力不断壮大、教学设施齐全、航空特色鲜明、工科专业优势明显。学院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先后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新西兰、英国、韩国等国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办学协议,与中国台湾高校建立了交流生互访机制。

学院优良的办学条件和严谨的办学作风,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五年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无损检测(超声)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达300多项。2021年,学院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学院的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自办学以来学院有近1800名毕业生考入香港城市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院曾进入武书连同类院校新生质量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前百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学院将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深度融入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朝着建设工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目标奋进。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致力于服务于祖国航空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博学,自强立功”校训,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学院“勇于担当,止于至善”的价值观,坚持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产学结合中彰显办学质量和特色”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应用人才。    学院将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深度融入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朝着建设工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目标奋进。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经济学、英语、新闻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表演(影视表演方向)、表演(空中乘务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智能制造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共28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专业13个占46.43%、文学专业2个占7.14%、经济学专业1个占3.57%、管理学专业4个占14.29%、艺术学专业8个占28.57%

(三)在校生规模

2021-2022学年本科在校生11075人(含一年级2459人,二年级2211人,三年级3177人,四年级3201人,其他27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12509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00.00%。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22年,学校计划招生4860人,实际录取考生4841人,实际报到4646人。实际录取率为99.61%,实际报到率为95.97%。特殊类型招生570人,招收本省学生3785人。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3个,招收本省学生2311人。学院地处中部地区,招生生源计划向本省倾斜较大,学院来自江西本省的生源人数最多,生源质量总体良好。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教职工中、短期进修管理暂行办法》,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内培外引”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针,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升。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34人、外聘教师29人,折合教师总数为648.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05:1。 按折合学生数12509计算,生师比为19.29。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1.99%;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1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3.28%;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46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3.97%。

学校现建设有省部级教学团队1个(产教融合下的工商管理专业群建设团队)

近两学年教师总数详见表1。

1 近两学年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数

外聘教师数

折合教师总数

生师比

本学年

634

29

648.5

19.29

上学年

524

30

539.0

20.55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学院对拟担任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资格有明确要求,并组织试讲,严格审核,把好本科课程教学的教师关。

本学年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844门,2228门次。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42,占总课程门数的26.56%;课程门次数为567,占开课总门次的24.25%。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6,占总课程门数的6.15%;课程门次数为98,占开课总门次的4.19%。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6,占总课程门数的6.15%;课程门次数为97,占开课总门次的4.15%。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09,占总课程门数的22.94%;课程门次数为512,占开课总门次的21.90%。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06,占总课程门数的22.61%;课程门次数为505,占开课总门次的21.60%。

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46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56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82.14%。

我校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人,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人,占比为100.00%。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院坚持优先保障教学经费,积极筹集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财力保障。2021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139.86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135.26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225.21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510.08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108.13元,生均实习经费为180.04元。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1.教学用房

根据2022年统计,学校总占地面积74.06m2,产权占地面积为66.66万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25.58万m2。

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139297.15m2,其中教室面积25060.1m2(含智慧教室面积0.0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34927.66m2。拥有体育馆面积5343.95m2。拥有运动场面积38765.0m2。

按全日制在校生12509人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59.21m2/生),生均建筑面积为20.45(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1.14(m2/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2.79(m2/生),生均体育馆面积0.43(m2/生),生均运动场面积3.10(m2/生)。

2 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740619.87

59.21

建筑面积

255817.25

20.45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39297.15

11.14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34927.66

2.79

体育馆面积

5343.95

0.43

运动场面积

38765.0

3.10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0.77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0.62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03.89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0.00%。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3194台(套),合计总值0.321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14台(套),总值1429.24万元,按本科在校生12509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2567.29元。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3652.24m2,阅览室座位数2022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78.02万册,当年新增37648册,生均纸质图书62.37册;拥有电子期刊21.18万册,学位论文32.77万册,音视频12446小时。2021年图书流通量达到7.25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461.6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9.68万篇次。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建设

学院重视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根据办学优势与特色确定了新工科、新文科的改革思路,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与总体发展规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航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申办新专业,2021年“网络空间安全”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2个国控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2021年网络空间专业进行招生,2022“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获教育部批准并招生。

院已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带头人总人数为2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4人,所占比例为50.00%。

)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构建和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以“形成体系、凝练特色、构建精品”为指导方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积极探索以满足学生学术倾向、职业倾向和兴趣倾向三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工作全面展开,专门成立了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和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并拨出专项经费,重点支持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教师进修及培训、学术交流、学生实践、图书资料、教学特色建设等方面。学院为所有思政教师购买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组织了全体思政专兼职教师参加教育部开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学习培训,所有的参训教师通过了该培训的结业考试并获得证书。教学与科研办公室要求相关教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并开设公共选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院已建设有“航空航天概论”和“创业学”省级一流课程2门,及SPOC课程66门。本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844门、2228门次。

)教材建设

学院重视优秀教材资源建设,合理地选择使用优秀教材,积极编写适用的教材。教材选用本着确保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及符合学院教学实际的适用性原则,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等,积极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

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教材管理委员会,教材管理委员会在教材选用工作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率逐年上升,2021-2022学年“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率达100%。

(四)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随着学院实验实践设备投入的经费逐渐增加,近几年我院将可以不借助校本部场地完成学院实验教学需求,利用学院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发挥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仅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

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15人。本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350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11门。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特别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从上至下认真组织、布置、落实毕业论文相关工作,加强了学生的学术诚信学术道德教育,认真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学术论文造假、学术不端自查工作。

本学年共提供了2826个选题供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我校共有433名教师(其中聘请校外教师273位)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约占23.75%。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院成立了校内外的实验、实践基地,实践管理部门与各学部领导、专业教师协同联系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校企合作项目,使得实践环节对人才的培养更具行业优势。学校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4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12084人次。

)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及资源配置,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开设有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拥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9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8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38人。

学院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6个,其中创业示范基地1个,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大学生创业园1个,创业孵化园1个,众创空间2个。

本学年学校共立项建设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个,其中创新18个,创业2个。

)教学改革

学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善人才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氛围,强化人才工作责任,通过优惠政策、事业前景、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等措施,聚集人才,留住人才,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加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为抓手,不断丰富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管理,建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教学管理人员从事教学改革研究。

1.探索和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大学英语、思政课、高等数学等通识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教材建设,形成教学内容定期更新的有效机制,专业课应适时将学科前沿、科研成果等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教材,对各专业的基础课实施课程群改造。

2.深化教学和考试方法改革

进一步推进研究型、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综合考试改革,规范日常考核和成绩记录。

3.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

按照国家标准修订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保证实践教学学时和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各类实验教学场所的建设,加强实验、实习教学评估,公布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与实验和实习经费的划拨、课时津贴等挂钩,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奖励和淘汰机制。

4.支持教学研究

学校坚持以重内涵、求务实、广覆盖,以立项促教改,以教改出成果,推动教改工作朝着系统化、规范化、纵深化发展。本学年我校教师主持的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5项。

5.提升教学支撑能力

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常态教学手段,学院更新升级教学管理设备,为混合模式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6.调整课堂教学规模

学校针对不同课程类型采取不同的课堂规模开展教学。全院公共课实行大班授课,课堂规模通常控制在100-200人以内;实验实行分组授课,课堂规模根据实验室容纳人数控制在25-50人;体育实践课堂规模控制在40人左右。

7.开设辅修学士学位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本科生辅修学士学位管理办法》(科学位字〔2021〕3号)文件规定,在经济管理学部开设工商管理;文理学部开设英语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位的修读提高并延伸了学生职业生涯层次。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

学院明确定位和强化“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明确面向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人才。这不仅体现了学院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性,也体现了学院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重在技能与工作中其它能力的培养, 与此同时,为学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尽可能缩短后熟化过程,为以后加入企业团队做出他应有的贡献。“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训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学习时间内熟练掌握工作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相协调,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符合《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介绍》的业务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体现我院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的特色。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是关键;要在众多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教育教学质量和特色是关键。为此,学院始终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课程设计中全面贯彻“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实践能力”纳入学生学业要求和专业培养计划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学院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是以理论体系要求掌握多少为依据,而是以岗位需求为根本,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倒推过程中,先以行业、企业岗位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为基本依据,然后围绕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开设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学校各专业平均开设课程32.54门,其中公共课5.32门,专业课27.21门;各专业平均总学时2580.21,其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别为2168.64、400.00。 

(三)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院制定并发布了《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四)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

学校各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最高的学院是澳门新莆京app7748,生师比为28.56;生师比最低的学院是文理学部,生师比为13.06;生师比最高的专业是英语,生师比为43.80(含公共基础课)。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性教学、社会调查、专业见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学院专业平均总学分168.07,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平均学分59.51,占比35.41%,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最高的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92.0。

校内各专业实践教学情况参见附表3。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校领导情况

我校现有校领导8名。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名,所占比例为25.00%,具有博士学位1名,所占比例为12.50%。

(二)教学管理与服务

院级教学管理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所占比例为50.00%;硕士及以上学位2人,所占比例为50.00%。

学部教学管理人员1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5人,所占比例为50%。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校有专职学生辅导员67人,其中本科生辅导员67人,按本科生数12509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187:1。

学生辅导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所占比例为2.99%,具有中级职称的22人,所占比例为32.84%。学生辅导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6人,所占比例为38.8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40人,所占比例为59.70%。

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2名。

(四)质量监控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本科教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内涵和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本科生和更多创新人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学院特制定《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施办法》,建立了清晰、明确的教学质量标准,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文件,如《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与实施办法》、《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和审查的有关规定》、《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授课计划制定与审核机制》、《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教学工作规范》、《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试行)》、《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关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办法》、《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关于教学法研究工作的管理办法》等。

学院对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加教学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学院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工作。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机制

院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听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确定教学工作重点,研究解决本科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研讨,推进全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

3.建立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保障机制

相关部门开学前联合检查本科教学工作落实情况,每学期召开2次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建立师生接待和座谈、调研制度,及时了解、反馈和解决教师、学生关心的教学问题。建立本科教学应急保障机制,解决各类突发问题。

4.落实听课制度

2021年《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听课制度》和《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对学院领导、学部领导、职能部门、教学督导、专任教师、辅导员再次明确了听课任务、听课对象、听课次数等听课要求,听课人员及时提交听课记录,现场解决问题或将问题反馈给职能部门。

5.突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

充实和加强教务管理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完善院级学术委员会及其议事制度,加强院督导员、学生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以教研室或课程组为主体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将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培养和公开课等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6.切实落实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和基本教学质量制度,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处理机制。未完成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或教学质量评定为不合格的教师,不得参与职称晋升和岗位评聘。

7.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与监督保障机制建设

适时修订、补充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严格规范教学计划的执行。深化学院、专业、教师(课程)多层次评价,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等评价的主体地位,加强用人单位反馈机制建设,建立院部两级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并定期公布,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完善学生综合发展的评价机制。

8.加强移动智能终端使用管理

根据《关于我院课堂手机入袋的通知》(科教科办字[2019]9号)文件精神,明确要求任课老师课前统一要求学生将手机关机或调至静音状态,并督促学生按序将手机放入手机袋。

若教学需要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确需使用手机的,由任课教师提出申请、经学部主任签字同意并交教学与科研办公室备案后,方可作不入袋的要求,但任课教师有责任对课堂上手机的使用进行有效管控。教学与科研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手机入袋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异常情况予以通报。

9.加强课堂教学督查

学校有专职教学质量监控人员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人,所占比例为100.00%,专兼职督导员5人。本学年内督导共听课921学时,校领导听课183学时,中层领导干部听课561学时,本科生参与评教12509人次。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及各教学单位依据学院教学工作整体安排,认真开展常规教学检查、随机教学检查和专项教学督查等工作,并积极督促做好督查(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违反课堂教学纪律的教师和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对于情节严重的上报学院相关部门,学院将依据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毕业情况

2022年共有本科毕业生3220人,实际毕业人数3211人,毕业率为99.72%,学位授予率为99.97%。

(二)就业情况

截至2022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2.87%。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62.12%。升学245人,占7.63%,其中出国(境)留学21人,占0.79%。

(三)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学生42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0.34%。辅修的学生39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0.31%。

七、特色发展

学院始终保持鲜明的航空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院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新时代高教40条”,坚持“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提升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示学院改革进取新气象,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学校出台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开展实验室备案初始化工作,进一步摸清学校实验室家底。校企共建实验室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与机制,机械学部、信电学部分别与多家企业共建实验教学基地和联合教学实验室。

)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和顶层设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实施《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案》,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评选最美课堂、课程思政示范课及优秀教学团队等选树课程思政典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学院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重点支持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教师进修及培训、学术交流、学生实践、图书资料、教学特色建设等方面。

以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通识课程《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深入挖掘思政课和通识课程的育人特色和亮点。

以《管理学原理》和《新闻报道策划》这两门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索和实践。

引导学生立足“面向未来、航空报国”人才培养定位,按照“品德优秀、勇于实践、思维创新、能力卓越、专业过硬”人才培养目标,以高水平师资、课程、教材、平台等优质教学资源为支撑,推进高水平应用本科建设,以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做好基于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化“疫情危机”为“思想契机“,思想引领彰显实效。组织诚信法纪、安全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开展系统主题活动;突出学术导向,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军事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

积极推进“四新”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

学院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根据办学优势与特色确定了新工科、新理科、新商科、新文科的改革思路,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航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申办新专业,2020年申报并获批了网络空间安全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两个国控新专业,2021年申请备案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加大老专业改造力度,如推进“人工智能+传统专业”的专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院将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系统等热门前沿专业有所作为,不断提升学院在新兴产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产学相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设计并实施“特色发展、个性培养、产学相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课程分级制、全员辅导员+导师制等培养机制。学院汇聚校、企优质资源,构建“共建、共育”产学协同育人机制,在条件成熟的专业均实行了“3+1”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院搭建了政产学研协同、科教协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签约70余家,为国家培养大批卓越应用型人才。

)坚持先进教育理念,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学院重视教育教学方面的过程监控,建立了多维度的检查与协同评价机制、以及多级闭环反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强化质量信息利用。以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质量评估精神为引导,强化本科教学建设与管理,将质量文化、质量意识内化为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强化学生服务

进一步规范班级建设,加强骨干培养,优化学生评价体系,注重精神激励,优化提升荣誉奖励申请制;精心做好日常国防教育,提高师生国防意识,充分挖掘国旗护卫队育人成效,新生军训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教育;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

)师德师风建设显著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学校党委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统一谋划和全面领导,将师德师风建设和“双一流”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把师德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增强抓好师德专题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研究落实师德工作的各项任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师德工作。

1.把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工作首位

学校把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工作首位,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学习“教师师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法制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师德修养,规范从业行为。

2.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必修培训

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时,把师德教育作为新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程和重要内容,要求新教师把德育工作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3.树立师德标兵

树师德标兵,充分发挥教师道德标兵的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集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提升全体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和师德水平。

4.作为考核重要标准

把师德和育人工作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在年终考核中,对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和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5.加大教学督导力度

教学督导不仅要对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材等开展评价监督和指导,更要对课堂教学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进行评估把关,从而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

6.全面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院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根据《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听课制度》具体要求进行听课,全方面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听课情况,开展开学、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评教和评学工作,开展师生座谈会工作,全面完善学生对教师和教师对教师的师德监督机制。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切实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意识,使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良好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提高了我校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在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上,在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需要更进一步落实师德长效机制在内容建设上,注重师德教育内容的丰富,在形式上注重多样化,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力;在制度建设上强化监督管理过程管理,并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促使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和良好师风的形成。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作风扎实、勇于创新、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学院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急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存在问题: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学科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

具体措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立与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水平内部评价机制。稳定热门专业办学规模,加大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夯实办学基础,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存在问题: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教学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一是专职教师数量逐年上升,但是不同专业教师的数量不平衡。二是教师学历层次仍需不断提高。三是教师职称以中级为主,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偏少。四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具体措施: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科研方向开展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良、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

存在问题: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力度不够,教学质量检查落实不到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具体措施: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改进的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学院将近一步深入剖析自己,通过全院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做好我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忘初心,争取早日将科技学院打造成为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

附录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00.00%

2. 教师数量及结构

1)全校整体情况

附表1 全校教师数量及结构统计表

项目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计

634

/

29

/

职称

正高级

51

8.04

0

0.00

其中教授

49

7.73

0

0.00

副高级

160

25.24

12

41.38

其中副教授

138

21.77

11

37.93

中级

302

47.63

16

55.17

其中讲师

268

42.27

16

55.17

初级

38

5.99

1

3.45

其中助教

36

5.68

1

3.45

未评级

83

13.09

0

0.00

最高学位

博士

116

18.30

9

31.03

硕士

353

55.68

13

44.83

学士

135

21.29

7

24.14

无学位

30

4.73

0

0.00

年龄

35岁及以下

150

23.66

4

13.79

36-45岁

255

40.22

17

58.62

46-55岁

154

24.29

7

24.14

56岁及以上

75

11.83

1

3.45

 

3. 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

附表2  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

本科专业总数

在招专业数

新专业名单

当年停招专业名单

28

26

网络空间安全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智能制造工程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程管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网络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表演

 

4. 全校整体生师比19.29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6187.27

 

6.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703.89

 

7. 生均图书(册)62.37

 

8. 电子图书(册)1092990

 

9.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11.14,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0.88

 

1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2510.08

 

11.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万元)2480.7

 

1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元)108.13

 

13.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元)180.04

 

1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911.0

注: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1门

 

15.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82.14%

 

16.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4.15%。

17.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99.72%,分专业本科生毕业率见附表3。

附表3  分专业本科生毕业率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毕业班人数

毕业人数

毕业率(%)

020101

经济学

108

108

100.00

050201

英语

241

240

99.59

050301

新闻学

87

87

100.00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20

220

100.00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0

30

100.00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50

50

100.00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27

27

100.00

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

51

51

100.00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40

139

99.29

080801

自动化

73

73

100.00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31

228

98.70

080902

软件工程

280

280

100.00

081001

土木工程

158

158

100.00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156

156

100.00

120201K

工商管理

150

150

100.00

120202

市场营销

102

102

100.00

120203K

会计学

310

310

100.00

120801

电子商务

159

159

100.00

130301

表演

178

178

100.00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86

86

100.00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78

78

100.00

130310

动画

135

132

97.78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86

86

100.00

130503

环境设计

84

83

98.81

全校整体

/

3220

3211

99.72

 

18. 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率99.97%,分专业本科生学位授予率见附表4。

附表4  分专业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毕业人数

获得学位人数

学位授予率(%)

020101

经济学

108

108

100.00

050201

英语

240

240

100.00

050301

新闻学

87

87

100.00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20

220

100.00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0

30

100.00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50

50

100.00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27

27

100.00

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

51

51

100.00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39

139

100.00

080801

自动化

73

73

100.00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28

228

100.00

080902

软件工程

280

280

100.00

081001

土木工程

158

158

100.00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156

155

99.36

120201K

工商管理

150

150

100.00

120202

市场营销

102

102

100.00

120203K

会计学

310

310

100.00

120801

电子商务

159

159

100.00

130301

表演

178

178

100.00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86

86

100.00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78

78

100.00

130310

动画

132

132

100.00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86

86

100.00

130503

环境设计

83

83

100.00

全校整体

/

3211

3210

99.97

 

19. 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2.87%,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见附表5

附表5 分专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毕业人数

去向落实人数

去向落实率

020101

经济学

108

67

62.04

050201

英语

240

205

85.42

050301

新闻学

87

65

74.71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20

199

90.45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0

25

83.33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50

38

76.00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27

16

59.26

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

51

47

92.16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39

117

84.17

080801

自动化

73

67

91.78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28

182

79.82

080902

软件工程

280

251

89.64

081001

土木工程

158

120

75.95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156

133

85.26

120201K

工商管理

150

127

84.67

120202

市场营销

102

87

85.29

120203K

会计学

310

260

83.87

120801

电子商务

159

115

72.33

130301

表演

178

150

84.27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86

72

83.72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78

66

84.62

130310

动画

132

108

81.82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86

77

89.53

130503

环境设计

83

67

80.72

全校整体

/

3211

2661

82.87

 

20. 体质测试达标率93.04%,分专业体质测试合格率见附表6。

附表6  分专业体质测试合格率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参与测试人数

测试合格人数

合格率(%)

020101

经济学

336

310

92.26

050201

英语

797

757

94.98

050301

新闻学

272

243

89.34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657

617

93.91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21

193

87.33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218

190

87.16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176

148

84.09

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

225

205

91.11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477

445

93.29

080801

自动化

257

230

89.49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63

938

97.40

080902

软件工程

860

835

97.09

080911TK

网络空间安全

47

38

80.85

081001

土木工程

462

416

90.04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593

545

91.91

120201K

工商管理

362

331

91.44

120202

市场营销

280

261

93.21

120203K

会计学

965

938

97.20

120801

电子商务

510

481

94.31

130301

表演

682

635

93.11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312

285

91.35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268

228

85.07

130310

动画

365

331

90.68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84

255

89.79

130503

环境设计

327

301

92.05

全校整体

/

10916

10156

93.04

 

21.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

学习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活动,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对学习是否满意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话题,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满意度,显得十分重要。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每学期的学生网上评教工作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从2021-2022学年学生评教及学生座谈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良好,学生学习满意度达到86.82%

调查中发现,新生普遍存在学习适应问题,由于大学的课程安排、学习方式、授课时间等诸多方面与高中存在差异,所以一部分新生出现时间管理不当,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出现混乱。大二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此时更讲究的是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课程的难度比大一难度要高,学生对学习有时也会显得力不从心。

学生对学院的课程安排及考核制度比较满意,同时,学生认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而对整体的教学质量还是满意的。从与学生的平时交流中得知,不管是工科还是文科学生,他们都认为与老师交流不多,但能肯定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学院提供的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整体的校园环境都表示满意。

 

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

我院2022届高校毕业生重点用人单位满意度问卷调查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人才培养、就业服务、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用人单位对本院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80.50%。

Q18 贵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比例

非常满意

22.50%

比较满意

58.00%

一般

18.50%

不太满意

0.50%

非常不满意

0.50%

 

25. 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关于江西省普通高校2021年重点用人单位满意度问卷相关调查结果

Q19 贵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评价如何?

比例

非常好

35.50%

比较好

51.50%

一般

13.00%

不太好

0.00%

非常差

0.00%

Q20 贵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表现评价如何?

比例

非常好

37.50%

比较好

43.00%

一般

19.50%

不太好

0.00%

非常差

0.00%

Q26 贵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潜力评价如何?

比例

非常有潜力

38.00%

比较有潜力

44.50%

潜力一般

17.50%

潜力较弱

0.00%

没有潜力

0.00%

 


【打印正文】